铁-铬液流电池首条量产线建成投产

2022-02-16

为什么冬奥会如此重大的活动,电力保障上没有选择人们更为熟知的锂电池作为备用电源,而是选择铁-铬液流电池作为备用电源,值得我们思考。铁-铬液流电池与其他电化学电池相比,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,被认为是储能寿命长、安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,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技术之一,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研究员牛站奎。

2020年,国家电投开发的250 kW/1.5 MWh铁-铬液流电池在张家口光储示范项目中正式投产运行,对于铁-铬液流电池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铁-铬液流电池技术初是由美国NASA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的,1984年和1986年日本成功制造10kW和60kW的原型系统,此后铁-铬液流电池技术一度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,直到国家电投把铁-铬液流电池技术应用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电力保障上,铁-铬液流电池作为储能技术再次回到公众的视野。

为什么冬奥会如此重大的活动,电力保障上没有选择人们更为熟知的锂电池作为备用电源,而是选择铁-铬液流电池作为备用电源,值得我们思考。通过分析发现,铁-铬液流电池与其他电化学电池相比,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,被认为是储能寿命长、安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,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技术之一,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寿命长

铁-铬液流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低可达到10000次,整体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或者更长时间。使用寿命远高于其他电化学储能电池。例如,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是循环充放电4000-5000次,不足铁-铬液流电池使用寿命的一半。

安全性高

当前,锂电池凭借着高能量密度的优势占据较大的电化学储能市场份额,但随着对能源电力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,锂电池的短板越发明显。铁-铬液流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。铁-铬液流电池的电解质溶液采用水性溶液,电池堆与储液罐分离,没有爆炸风险,安全性高。铁-铬液流电池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,电池堆之间一致性好,系统控制简单,性能稳定可靠。

成本低

对于电化学电池大规模储能而言,其低成本是首要考虑因素。锂离子电池与全钒液流电池成本较高,在大规模商用上的竞争力不如铁-铬液流电池。铁-铬液流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原材料铁、铬资源丰富,易获取,成本低,不会出现短期内资源制约发展的情况。另外,铁-铬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可循环利用,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。专家表示,随着铁-铬液流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,未来综合成本接近抽水蓄能。

主要电化学储能关键数据比较

项目

铁-铬液流电池

全钒液流电池

锂离子电池

关键原材料

铬铁矿

五氧化二钒

碳酸锂

关键原材料全球探明储量

铬储量5.1亿吨

钒储量2000万吨

锂储量1600万吨

耐低温

众所周知,低温是电化学储能电池的克星,在低温下电池能量下降很快。铁-铬液流电池在没有保温的措施下,管道内温度适应范围可以从-20℃至70℃,适应地域广泛,更符合我国电力发展实际。例如,国家电投“容和一号?”大容量电池堆在张家口地区经受-40℃的极寒考验,为冬奥地区持续稳定存储,提供清洁电能超过5万千瓦时。

当前,对于铅酸电池、锂离子电池、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哪种将会成为未来主流技术的讨论仍无定论。这些储能技术各有千秋,适用场景略有不同。铁-铬液流电池主要应用场景更多地集中在大规模、长时间储能领域,比如电网侧削峰填谷、发电侧的可再生能源并网等。而锂离子电池应用场景主要是电动汽车,不适合大规模的应用。对于人们质疑铁-铬液流电池能量密度低、体积密度大等问题,这还不是铁-铬液流电池作为储能电池考虑的首要因素,而安全、低廉才是。

铁-铬液流电池技术在政策上得到支持,在商业上也不断取得突破。2021年7月,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《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文件提出要实现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。今年年初,国家电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“容和一号?”铁-铬液流电池堆量生产线投产,每条生产线每年可生产5000台30kW“容和一号?”电池堆,标志着量化供货的堵点已彻底打通,铁-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从实验室迈入商业应用阶段,为电力行业大规模、长时间储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

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政策的完善,铁-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在我国大规模、长时间储能需求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


公司地址: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崂山路528号江苏大厦
联系电话:18888333036
企业邮箱:77652984@qq.com